连可以组什么词
近日,北京遭遇强降雨天气,多地出现洪涝及地质灾害风险,部分山区道路中断,大量人员转移。崩塌、滑坡、泥石流、地面塌陷等突发性地质灾害,多发生在山区和半山区。北京山区面积大,山高坡陡、谷深沟长,地质灾害隐患多。每年汛期(6月1日至9月15日,主汛期为7月下旬至8月上旬),是地质灾害的高发期。今天,我们就来聊聊个人如何防范地质灾害,在危险来临时保护自己和家人。
防范崩塌:远离危险区域
崩塌通常发生在陡坡、悬崖等地方,前兆表现为有掉块、坠落,小崩小塌不断发生,崩塌脚部出现新的破裂形迹等。在日常生活中,要避开在崩塌危险区进行建设,不要在陡崖、危岩突出的地方避雨、休息或穿行,更不要攀登危岩。如果发现近期有可能发生崩塌,应提早组织人员疏散和财产转移。当崩塌发生时,要迅速向崩塌两侧逃生,切勿贪恋财物。
躲避滑坡:向两侧快速逃离
滑坡是斜坡上的土体或岩体顺坡向下整体滑动的现象。滑坡发生前,山坡上可能出现裂缝,并有水渗漏,前缘掉石块,树木、电线杆等发生歪斜和倾倒等现象。当看到这些迹象时,要尽快离开危险地带。如果遭遇山坡已滑动,应迅速判断滑动方向,并快速向两侧逃离,迎着或顺着滑动方向跑都很危险。滑坡暂停时,也不要马上回到危险区内,要注意观察,发现异常及时搬出避让。
应对泥石流:往两侧山坡跑
泥石流是由暴雨、溃坝等水源激发,沟谷中、山坡上形成水、泥沙和石块一起流动的特殊洪流。泥石流发生前,山谷深处可能突然变昏暗,并伴有巨大轰鸣声或震动感,河水上涨快,颜色变浑,水中夹有树木、柴草等杂物,河水突然减小或断流等。一旦遇到泥石流,要立即向山沟两侧山坡上或河岸高处跑,不要顺着山沟方向跑。同时,不要躲在树上或建筑物上逃生,河道拐弯的凹岸或地方狭小的凸岸容易受泥石流的冲刷淤埋,也不要在这些地方停留。
警惕地面塌陷:及时撤离危险区
地面塌陷是由于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造成地下大面积采空,进而引起地表岩体和土体下陷垮落的现象。地面塌陷易发区包括地下资源被开采的地区、曾有塌陷发生的采空区等。如果发现地面出现环状裂缝,地形下凹或地表水快速渗漏,建筑物倾斜开裂,发出细微声响,井、泉突然干枯或浑浊,水位突然下降等异常情况,要及时撤离。一旦出现地面塌坑和陷落,应迅速远离沉陷地带。在有地面塌陷警示的区域行车时,要密切观察路面状况,随时采取紧急刹车等措施。
面对地质灾害,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,提高防范意识。在日常生活中,多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信息,了解所在区域的地灾风险等级;学习地灾防治知识,掌握地灾发生的前兆和避险方法;对房前屋后的边坡、沟谷等进行定期检查,发现异常及时报告。希望大家在面对危险时能够冷静应对,保护好自己和身边人的生命安全。
来源:自然资源部微信公众号、北京市应急管理局官网、央视新闻客户端、光明网、多彩贵州网